热门电影客户端入口,亚洲一区福利视频_BD高清完整版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天津海運職業學院于忠武院長受邀出席首都職教發展對話會 分享產教融合“海運模式”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
2025-05-10

5月9日,在第二十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期間,“科技引領 職教新行”2025年首都職業教育發展對話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對話會由北京市委統戰部、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指導,北京市中華職業教育社主辦,京津冀等地中華職業教育社社員(單位)以及職業教育、科技創新、產業經濟等領域代表人士,臺港澳及海外職業教育代表人士等200余人參會。天津海運職業學院院長于忠武作為京津冀職教領域代表應邀出席,圍繞職業教育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路徑與實踐主題與參會者開展討論,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學院在產教融合、國際職教合作等方面的創新實踐。



于忠武院長在分享學院2024年96.77%就業率的成功經驗時表示,學院構建了“海港-海運-海工”三維聯動的專業體系,形成六大特色專業群,全面服務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通過首創“5個新型”校企合作模式,與中遠海運、博邁科等30余家龍頭企業共建117個訂單班,航海類專業實現全員訂單培養,659名畢業生全部簽約行業領軍企業。特別是與博邁科合作的現場工程師項目,將企業真實生產場景融入教學,開發出全國首個海洋工程裝備現場工程師培養標準,為行業輸送緊缺技術人才。



針對中亞物流通道建設需求,學院與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交通大學共建魯班工坊,聯合京東集團、天河計算機等企業,在塔什干國立交通大學建成智慧物流與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通過開發9個國際化課程標準、12冊雙語實訓手冊,構建“專本碩博”貫通培養體系,已為烏茲別克斯坦培養2000余名智慧物流技術人才。工坊配置的智能分揀機器人、自動化倉儲系統等前沿設備,使當地物流人才實訓水平跨越式提升,有力支撐“數字烏茲別克斯坦-2030”戰略實施。

在賦能區域經濟方面,于院長提出職業教育應發揮“精準適配器、研創中繼站、人才引力場”三大核心作用。學院通過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新開設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等專業4個,改造升級港口機械與智能控制等專業8個,撤銷集裝箱運輸管理等專業3個;構建“學歷+培訓+認證”終身教育體系,年均為行業輸送超3000余名復合型船員。這種“教育-產業-人才”良性循環模式,使學院成為天津港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智力引擎。

未來,學院將持續推進“專業鏈-人才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培育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