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進城務工人員逐漸增多。與此同時,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心理等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對關愛留守兒童的相關政策。2024年3月16日,我院團委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成員、“蒲公英行動”團隊成員、郵輪旅游系學生閆晴獨自一人來到了河北省保定市易縣陳家會村,走進當?shù)氐摹傲羰貎和摇标惣視虒W點,為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八個小時的大客車,感覺后背都不是自己的了。但是看見小朋友們,就像全身充滿了電。”閆晴說。當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況后。和他們一起聊天,一起玩耍,給他們講述大山外的精彩故事,鼓勵他們勤奮刻苦,努力學習。還帶了來自學院其他青年志愿者的信。念給孩子們聽。


這些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都是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長大。也許是缺少陪伴的緣故,他們初次見到閆晴顯得害羞又膽怯。她小心翼翼地與他們進行交流,漸漸地這些拘謹?shù)暮⒆硬怕畔路纻渑c我們一起玩耍。雖然不見父母,但這些孩子也依然努力學習,堅持認真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聞雞起舞,囊螢映雪的故事想必他們早已爛熟于心,而在一個又一個盼著父母早日歸家的夜晚,他們也必定在日記里用文字聊以慰藉對雙親的思念。在文字的海洋里他們是自由的,穿越書海,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又是無比向往的。


守護兒童健康成長不只是父母、家庭的分內之事,更是社會應盡之責。每一個人都是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各方攜手共進、凝聚力量、盡心對待、全心幫助、悉心教育、精心呵護,“一棵棵幼苗”就能得到澆灌滋養(yǎng),茁壯成長。這次獨自走進大山,不僅僅是一次行動,更是一種深蘊精髓的感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