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海商法專業實踐教學,提升社團成員法律實務能力,天津海運職業學院海商法研究協會積極響應天津市國際貨運代理與物流供應鏈行業協會號召,于4月15日組織社團骨干成員赴天津海事法院旁聽“貨代企業運費拖欠案件”庭審,通過沉浸式學習,近距離了解國際貨代案件司法審判流程,提升法律風險 防范意識,探索“法律理論+行業實踐”雙向融合的育人路徑。

近年來,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糾紛頻發,運費拖欠案件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天津海運職業學院海商法研究協會立足專業特色,依托校企合作平臺,主動對接天津海事法院及行業協會,將真實司法案例引入社團實踐教育。此次活動作為協會“法治護航計劃”的重要一環,旨在通過庭審觀摩幫助學生掌握法律實務邏輯,增強風險防控意識,為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上午8:50,社團成員身著統一制服,與行業協會專家、企業代表共同進入天津海事法院(濱海新區第二大街75號)第六審判庭。庭審過程中,成員們認真記錄案件爭議焦點、舉證質證流程及法律適用要點,并圍繞“運費拖欠爭議點”“企業如果有效規避運費拖欠風險”等專業問題展開實時討論。休庭期間,海事法院法官結合案件特點,為社團成員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87條關于運費請求權的規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證據鏈構建的關鍵要素,現場互動氣氛熱烈。

參與學生紛紛表示,通過旁聽真實庭審,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性,使抽象法律條文轉化為鮮活案例,不僅加深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理論知識的理解,更深刻認識到法律風險防控在貨代業務中的重要性。協會指導教師指出,此類活動是“社團+行業+司法”協同育人的創新實踐,未來將推動庭審案例轉化為社團研究素材,助力學生學術能力與職業素養雙提升。
海商法研究協會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化合作,聯合天津海事法院、行業協會構建“三維聯動”機制:
1. 實務資源庫建設:整理典型案例庭審記錄,建立海事海商專屬法律數據庫;
2. 品牌活動升級:定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邀請法官、律師現場指導;
3. 行業服務延伸:組建學生法律咨詢小組,為貨代企業提供合同風險篩查服務。
同時,協會將組織師生參與行業調研,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與風險防控建議,助力天津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彰顯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責任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