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电影客户端入口,亚洲一区福利视频_BD高清完整版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媒體看海運】《天津教育報》:專美融通 協同育人——走進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美育大講堂
2025-11-01

10月31日,《天津教育報》刊發(fā)文章《專美融通 協同育人——走進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美育大講堂》,報道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舉行“船模技藝美育實踐課指導教師聘任儀式暨美育大講堂。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田氏船模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田霞帶著一艘按 1:20 比例復刻的古代漕運船模走進學院,為海洋工程裝備系學生講授美育實踐課。



報道原文

專美融通協同育人

——走進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美育大講堂

本報記者劉佳

“田老師,船模桅桿的木料要經過特殊處理嗎?”“上合峰會上展示的這艘船,細節(jié)雕刻就用了多久?”......近日,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舉行“船模技藝美育實踐課指導教師聘任儀式暨美育大講堂”。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田氏船模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田霞走進學院,她帶來的一艘按 1:20 比例復刻的古代漕運船模吸引了眾人目光。海洋工程裝備系的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圍攏過來,眼神里滿是對傳統技藝的好奇與向往。

“這是團隊耗時三個月完成的作品,每一塊木料都經過了防蟲、防腐處理,連船底的木紋走向都嚴格遵循古船工藝。”田霞以“‘船’承匠心 美育深藍”為主題,向海洋工程裝備系學生講述了全家五代“乘風破浪”用萬塊木料拼出的非遺“船奇”故事,并深情分享“田氏船模”的技藝精髓。她帶來的老照片里,祖父在煤油燈下繪制船模圖紙的場景、父親帶著船模參加國際展覽的瞬間,讓學生們看到了一家五代人對技藝的堅守。

“這是上合峰會展出時的證書。為了展現大運河航運文化,我們在船模底部刻了24道水波紋,每一道都對應著大運河的一個航段。”聽到這里,學生們忍不住湊近展臺,仔細觀察船身的細膩紋理。現場學生們踴躍互動,一位海洋工程裝備系學生表示,“以前總覺得專業(yè)課和傳統文化離得遠,今天才發(fā)現,船模里的結構設計、木料選擇,其實和我們學的船舶工程原理其實相通,這種‘專美融合’的課太有意義了!”

活動當天,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副院長王明春為田霞頒發(fā)美育實踐課程指導教師聘書。海洋工程裝備系主任陳永利結合專業(yè)群人才培養(yǎng)需求,從科藝融合角度探討了工匠精神、技藝傳承、船模大賽等結合點。他表示:“我們系開設有船舶工程技術、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等專業(yè),一直想找個契機把‘工匠精神’從課本落到實踐。田老師的船模技藝太契合了,比如船模制作里的‘比例縮放’,和我們船舶設計的‘圖紙轉化’邏輯一致;木料選擇時對‘材質硬度、耐腐蝕性’的考量,更是和海洋工程材料課程直接掛鉤。接下來,我們計劃把船模制作納入選修課,還會聯合舉辦‘校園船模設計大賽’,讓同學們在打磨船模的過程中,既練手藝又強專業(yè),真正實現‘做中學、美中悟’。”

基礎教學部主任王青也就后續(xù)實踐課程的開發(fā)、課程雙師、學生選拔等工作進行了簡要介紹,為專業(yè)做好服務支撐,讓古老船藝“活”起來,助力海洋工程裝備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ǎng)。她表示,基礎教學部將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探討各專業(yè)群美育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傳統美育課、跨學科美育課、專美融通課推動“美育附加”走向“美育賦能”。

相關鏈接: